通知公告
通知公告
上海交通大学“全球挑战计划”项目征集通知
(2025年度)
( 2025年02月14日 )
为服务“一带一路”倡议,积极发挥一流大学对人才培养的价值引领,上海交通大学国际合作与交流处(以下简称“国际处”)于2018年正式推出“全球挑战计划”,旨在培养学生“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责任意识和家国担当,通过鼓励学以致用,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及潜力,加强学生的全球胜任力及领导力,提升交大的全球声誉及全球品牌形象。
一、立项宗旨
全球挑战计划为期一年,以关注和解决人类社会及全球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共性挑战或关键问题为目标,通过开展一系列有组织的实地调研项目,结合当地实际需求,培养学生“发现、分析、解决真问题”,引领学生拓展全球视野,融入多元文化,积极贡献交大学子的智慧和力量。
全球挑战计划主要面向东南亚、拉丁美洲、非洲及中东欧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实施。项目负责人应围绕全球挑战计划所关注的目标,自行拟定或是从《2025年度“全球挑战计划”项目指南》(详见附件1)中选择项目主题,并组建跨文化、跨专业、跨年级的项目团队。项目负责人可与相关项目指南中的委托方或当地合作伙伴联合制定兼具挑战性与可行性相结合的项目方案,设计并实施务实有效的田野调查、科研探索和实践活动,明确提出项目执行的具有可持续发展潜力的预期成果、可能带来的现实改变以及成果落地的具体路径和相关举措。另外,项目负责人应依托项目的实施推进国际间的相互交流和理解,走进当地高校,开展SJTU DAY专项展,加强项目活动以图文、视频、访谈等多模态方式的宣传以及在当地主流媒体的报道。
二、征集要求
2025年,全球挑战计划拟向全校征集项目,优先考虑资助与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的17项议题相关的项目,鼓励校外或境外多主体以参与合作的模式开展项目。具体要求如下:
1.项目负责人
项目负责人应为我校承担教学、科研工作的全职在岗教师,英语水平良好,与拟实施项目的当地目标单位有合作基础,并具有指导学生团队开展教学、科研活动的经验。
2.团队成员
项目负责人应在全校范围内择优录取有意愿参加项目的学生,其中,在校国际学生和港澳台学生的占比不得少于20%;每个项目团队应配备1或多位相关研究领域专业教师或项目委托方代表作为指导教师,同时鼓励在校外籍和港澳台籍教师积极参与项目;每个项目团队应配备1或2位项目管理人员(教职工)和1位专职宣传干事,共同负责项目组织运作、沟通协调、经费报销等事宜以及各类相关的国际交流和国际传播工作。
三、项目申请
项目负责人应按要求填报《2025年度“全球挑战计划”项目申报书》(详见附件2),提交所在院系分管领导审阅批示,并加盖院系公章。《项目申报书》的WORD文档及其附有院系公章的扫描件,应于2025年3月15日前,以“院系简称+项目负责人姓名+2025全挑计划申请”为邮件主题,发送至国际处全球挑战计划项目联系人的邮箱中,如“化工丁奎岭2025全挑计划申请”。
四、项目安排
1.立项评审
在院系推荐的基础上,国际处组织校内外专家于2025年3月底前召开立项答辩会,对申报项目进行评审,择优立项并公示。
2.项目辅导
国际处面向立项项目负责人于2025年4月底前组织召开项目推进辅导会,就项目实施的规范性、安全性以及项目所应完成的国际传播、国际交流任务进行政策说明与辅导。
3.中期检查
立项项目应根据项目执行计划,自行确定项目中期检查时点并向国际处汇报项目进展是否顺利、是否存在困难等项目执行情况。
4.项目结项
项目负责人应于2025年10月中旬前按相关要求向国际处提交结项报告(WORD文档和PPT),主要内容包括项目执行的实际情况、项目取得的成效、后期项目成果落地的具体路径和相关举措、项目执行中所遇到的困难、建议和意见等。对于表现优秀的项目,项目负责人将受邀在国际处面向全校于2025年11月初组织召开的项目总结会上做交流分享。
五、经费预算
项目资助经费包括印刷费、项目成员的国内外差旅费、会议费以及必要的人员酬金等(以人民币计算)。立项负责人应根据要求在《项目申报书》中制定项目经费预算,并在立项通过后予以仔细确认,尽量避免在项目执行过程中进行反复的经费调整。如果确实需要调整经费,立项负责人应提前10个工作日以邮件方式明确提出调整经费的原因及具体内容,国际处将根据总体经费情况尽量满足调整需求。
国际处在立项负责人完成项目团组名单报送后,进行75%的经费拨付;在立项负责人完成项目结项材料提交并通过评审后,进行25%的经费拨付。项目经费报销应于2025年11月30日前完成。不接受项目延期。
六、其他
项目有关具体要求,请参照《全球挑战计划管理细则》(详见附件3)。本征集方案的最终解释权归上海交通大学国际合作与交流处。
项目联系人:刘俭
联系方式:janeliu@sjtu.edu.cn
办公地点:闵行校区东晖园3号楼300室
国际合作与交流处
2025年2月